標題似探討Leo的Matrix世界,但用超人Clark Kent的角色代入做比喻去表達以下內容可能更貼切。
每個人都是一個演員,在不同場合演繹不同的角色,以保自我形象及結交他人。在指定場合沒表現人們預期的行為,會得到異類,搗亂之類的批評及歧視。作為需要與人互動以增加生存空間的人類個體,在意別人的看法並不是錯。太我行我素只有在武俠小說中出現。因此,角色扮演的遊戲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
問題是:如你不演繹人們心目中的演員,卻影響不到別人的生活,這有否不妥?並非人人都有出色的演藝細胞,不是說要入戲便馬上可以入戲;同樣不是一叫便可抽離。一人分演幾角並不容易。最糕的是演得多了久了,已分不清那個是真我的性格,因時間已沖淡了相關的界線。
在功利主義的社會,大部份人日間的正職都是從事商業機構。儘管有人真正的興趣是藝術,運動等,也不敢貿然以此為業,基於不同的顧慮和限制。因此最常見的沖突演繹,就是白天扮商人,晚上演藝術家,/運動員。
有人從事零售業(但又鍾情於文化藝術),工作以外的時間本想閉門思考,在寧靜中尋找靈感。卻因日間工作的行業需多走到街上觀察市場零售狀況,把下班及放假的唯一私人時間奉獻於此。喜歡shopping的人對此喜出望外,認為是寓工作於娛樂罷了。這相對來說當然比前者好,因他們工作及工餘所扮演的角色相近(甚至是相同),需要的難度當然較低。這類是少數較幸運的人,演戲也只是做自己,不用培養情緒入戲。
世界其中一個定律,就是事與願違,所以有但求無愧於心的安慰說話,這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人天生太多弱點,思想偏向消極便是其中之一(或許是受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的經驗所致)。因此與其麻目地積極鼓勵,不如接受負面現實,以安慰取代美麗的謊言鼓勵,以抵抗不如意帶來的沖擊,從而作出適應。如是者,可把殘酷醜陋的真相被揭穿之日,帶來最少的震撼。
說起世界定律,不得不提當中有不少是荒謬的:如少數服從多數,實際上是進化論中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實踐。多數人的意向便等同「適者」,他們的想法變成「真理」;少數的便是異類,有關思想便是旁門左道。主流是主宰倒還罷了,卻在是非真理上都要佔便宜,實在不快。最諷刺是這所謂的定律竟有例外,最經典的例子在現今社會顯而易見:富人是少數,窮人是多數,卻要多數服從少數,少數人的行為模式是道理,是模範。
很高興看到有反其道而行,卻不是在這個例子上!
There is more than Leo won in Oscar this year…
Oscar ceremony’s curtain was finally left down. My prediction game offered by its official challenging column didn’t excite me much as I anticipated due to its shortage of participants. Even I got two-third of winners.
Leave a comment
Posted in English, Film & cultural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