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學習圑隊精神的培訓中, 主持人給我們玩了兩個遊戲。
遊戲一: 拿起一個紙球, 數三聲後隨意地擲向任何方向。結果有人大力擲向無人處發洩;有人向其他人亂擲,; 更有人擲向主持。大家都異常興奮和狂歡……
遊戲二: 同是擲紙球, 但今次指定要投入廢紙箱內。如此一來,便等於有了規定和限制, 在我是少了一份激情及放縱。
兩個遊戲好比自由和目標,在培訓中安排中,前者是一個反面教材,他們不會叫這為自由,會將之醜化為凌亂,迷失。
之後主持在遊戲二中加入新元素, 就是限定投擲30個球,以八成命中為目標。當參與者擲了29個後,投中了23個。最後一擲時,竟使周圍的氣氛緊張起來!一擲…..中!我們齊聲叫好,暫時陶醉在達標的喜悅中。
醒覺過來後,我內心的反傳統思想又開始作出批判,於是向主持提問遊戲一的好處,好, 她一如所料把問題帶過去作罷。
既然別無選擇,是非善惡早已內定,不如由我自圓其說吧。
無為而治是少數的成功例子(即使是施永青的管理強調自由,也不知真正有幾高的實現性),無政府主義是民主的勝利嗎?要不然,找個懂釋放自由,狂飆(目標的設立及推動是其中一種方法)的管治者,配以秩序的管治,總比無政府的社會來得平和,實際。
有規則不一定是禁錮, 只要能注入可引發激惰喜悅的元素,同樣令人忘卻現實的限制。
最後令我釋然的,仍是自己!